记录第一款App从开发到上架AppStore的经历
所属分类:ios | 发布于 2023-02-11
本文长期更新,直接App上架到AppStore。
今天是2月11日,自学iOS开发已八十来天,第一款App开发已接近尾声,这里记录一下开发到上架的全过程,太久以前的经历已经记不清了,就从能记清楚的这几天开始记起。
2月9日
App第一版开发基本结束,剩下的就是修修补补,今天开始看打包上架相关的东西,搞清楚了上架的一些基本概念。又看了Scheme相关的东西,发现这东西真是强大。
2月10日
对Target、Scheme又有了更深的认知,对iOS的开发模式又有了更深的认识。确认了开发一个App的项目整体规划,实现在一台手机上同时按住测试版和正式版的需求。又在build phase的run script那里折腾了很久,主要是对shell不熟,所以花了很长时间,最终实现了多语言下,针对不同环境的打包出来的包,有不一样的应用名称。
2月11日
整理了一下上架流程,搞清楚了各种概念。在设置App版本信息的时候,发现如果要使用多语言,那么每个语言都要上传自己的预览图,所以又在完善App的本地化功能,这真是一个体力活,细节太多了。文字本地化工作完成之后,又对日期进行本地化,刚学SwiftUI的写了一篇关于SwiftUI中日期处理的文章,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SwiftUI中的日期处理,现在想想真是可笑。不过那篇文章打下了基础,现在只需要看下其它补充的材料,就顺利的完成了日期的本地化,达到了想要的效果。中英文的本地化工作已经完成,明天准备测试账号以及预览图,争取明天晚上提交AppStore。
2月12日
上午添加测试数据,使用iPhone 14 Pro Max模拟器截图,又写了一个隐私协议的网页,去AppStore connect补充了App的基本信息和国际化信息,最后再次打包上传,再次核对完毕,当我兴冲冲的点击Add For Review时,提示预览图有问题,仔细一看,6.5英寸iPhone,5.5英寸iPhone,12.9英寸第六代iPad Pro,12.9英寸第二代iPad Pro,这四个的预览图必须上传,第一个6.7英寸iPhone的预览图是可选。哦吼,白忙活一场。下午出去一趟,回来再搞。
晚上回来继续,花了两三个小时搞定了iPhone的两个语言版本,三个尺寸共六套预览图,iPad的预览图搞不动了,也许是我这电脑太久了,性能不够,app在iPad模拟器上跑不起来,去Xcode的Traget里面把iPad删掉,先不考虑iPad的,终于在9点半要再次Add for review了,又发现了问题,有注册用户功能的,必须要提供注销功能,又得加这个功能。最终注销界面完成了,今天搞不动了,服务端明天再搞吧。
2月13日
把服务端的注销逻辑写完,又稍微修复了一些问题,在已知还有几个bug没解决的情况下,终于在中午13:30提交了第一次审核。不想拖太久了,貌似有点疲惫了,先上线第一版,其它的以后再说。
下午又发现一个严重bug,先撤回审核,修复bug后,下午4点再次提交审核。
2月14日
晚上10点多打开appstore后台,发现审核有了结果,果不其然被拒了,给了两点,第一个点是Guideline 2.1 - Performance - App Completeness,这个app有中英文两个版本,但是我的隐私协议和用户协议只提供了中文的版本。第二点是Guideline 5.1.1 - Legal - Privacy - Data Collection and Storage,讲的是这个app应该提供让用户不用注册登录就能使用的功能,而不是只有注册登录才能使用。针对第一点,会把这两个协议修改成中英文两个版本,针对第二个问题,可能就回复一段说明,app其实是有游客登录模式的。太晚了,明天再改吧。
2月15日
上午花了一个小时重构了隐私协议和用户协议这个模块,增加了英文版本的协议内容。然后就去重构服务端的代码。晚上7点再次提交审核,晚上9点正在刷着手机,App Store Connect发来消息,状态变成了 In Review,顿时紧张起来,前天的审核十分钟就出结果了。结果等呀等,半个小时过去了,一个小时过去了,还是没有消息。放弃了,该干嘛干嘛去了,快十一点的时候,再一看手机,Connect在晚上10:30的时候又发来消息了,App的状态变成了Pending Developer Release,哈,这意思是审核通过了吗。这次审核用了一个半小时。
今天15号,也是好日子,激动的心,颤抖的手,写完今天的记录,我就要去点发布喽,完美。
2月19日
2月19日也是我自学iOS开发三个月整的日子,今天又更新了一版,v1.1.0正式上线了,增加了几个小功能,这一版,从功能上讲,基本上达到我认为的能用的目标。这次是下午四点多提交审核,五点多就收到了审核通过的通知,速度真的好快。
这篇文章就记录到这里,算是比较完美的一次经历。